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黨史
分享

聶榮臻的“樹葉訓令”

石玉新

2025年11月27日08:30    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聶榮臻曾發布過一條“樹葉訓令”,它是歷史上乃至世界上最奇特的一道部隊訓令,隻有堅持抗戰、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,才能發出這樣的訓令。

1942年春,抗日戰爭進入了最艱難的時期。日軍自1941年秋季開始,先后出動7萬兵力,對晉察冀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“掃蕩”。當時又發生了旱災,整個晉察冀赤地千裡,邊區軍民收成銳減,庄稼面臨著絕收窘境。不僅老百姓沒有糧吃,軍隊自己的給養也成問題,根據地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局面,百姓和部隊的生存壓力幾乎達到了極限。

因為缺少食物,很多戰士營養不良,患上傷寒、痢疾和夜盲症。為了度過春荒,八路軍展開生產自救,戰士們每天出去採樹葉,“一棵大樹上的樹葉夠一個排的人吃上一天”“兩個二三兩重的樹葉餅,配點野菜湯”就成了“豪華套餐”。有“老八路”回憶說,上山採摘樹葉成了他們的“日常工作”﹔樹葉吃多了,肚子發脹、消化不良。但沒有辦法,民間的糧食都讓日寇給搶走了,部隊根本找不到供給糧食的地方。所以,那時的樹葉,不僅是“主食”,還是部隊和百姓生活乃至生存的唯一“補給”。然而,隨著部隊和百姓採摘樹葉的數量越來越多,樹葉的儲備量也開始變得緊張。

這時,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在軍區所在地平山縣北村簽發出一道“樹葉訓令”,命令全區所有部隊將村庄周圍8公裡以內的樹葉全部讓給老百姓,部隊到遠離村庄的無人區採摘樹葉充飢。聶榮臻后來在回憶錄裡對此記述道:“1942年春天,青黃不接,群眾和部隊都發生了糧荒,入春后,老百姓就把樹葉當成了主要糧食。我們部隊有的伙食單位,請示能不能採集樹葉,我曾要求軍區政治部為此發了訓令,部隊所有伙食單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採摘楊樹葉、榆樹葉,要把它留給群眾吃。寧可餓著肚子,也不與民爭食。”

這個“禁止採摘樹葉”的訓令,以布告的形式貼到根據地很多村庄。之后,村民發現和他們一起摘樹葉子的八路軍指戰員不見了,很是感動。老百姓紛紛表示,八路軍是我們的子弟兵,大家應該一起共渡難關。更有一些群眾找到軍區和邊區政府,見到了聶榮臻,懇切地希望他收回訓令。軍區和邊區政府親切接待了來訪群眾,但訓令不僅沒有被收回,還傳達到了晉察冀軍區的其他部隊貫徹落實。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也發布了一道特殊的“野菜訓令”,規定所部不但不能在村庄附近採摘樹葉,也不能在村邊挖野菜,防止本地的百姓沒有野菜可挖。

“樹葉訓令”在部隊得到嚴格執行,八路軍老戰士回憶,當年部隊不僅每天要跑十幾裡的山路去摘樹葉,而且山上的野果還不能摘,也要留給老百姓。

“人民子弟兵絕不與百姓爭食!”聶榮臻這句鏗鏘有力的話,成了晉察冀軍區全體官兵的思想共識和行為准則。聶榮臻不願看到百姓為了一片樹葉、一個野果而心生怨氣。他深知,民眾的信任是整個抗戰勝利的根基,而信任的建立,恰恰是在最困苦時才能夠體現出來。

為了戰勝天災、共渡難關,晉察冀軍區的機關、部隊在嚴格執行訓令的同時,還制定了節約糧食計劃,所有脫產人員除傷病員外每人每天要節約一至二兩糧食。僅1942年,各部隊就節約出14萬斤糧食,這批節省下來的糧食用於救濟受災的老百姓。機關和部隊還迅速動員起來,投入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,軍民團結一心,終於度過了這段最困難的時期。

(來源:人民政協報,本文作者系河北省政協《文史精華》月刊原主編、河北省政府文史館館員)

(責編:代曉靈、萬鵬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